【實習計劃資訊】“2025年澳門青年赴內地跨境金融見習計劃”接受報名 7月27日截止申請

為配合特區政府“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勞工事務局(下稱“澳門勞工局”)與澳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澳門國際銀行”)合作,推出“2025年澳門青年赴內地跨境金融見習計劃”(下稱“計劃”)。計劃申請期將於2025年7月27日屆滿,見習崗位名額有限,有意參加的澳門青年申請從速。

計劃為期4周 提供30個見習名額

是次計劃由澳門國際銀行提供30個見習名額,涵蓋債券市場、財富管理、跨境金融等範疇,為不同專業背景的澳門青年提供多元化見習機會,見習地點分別在杭州市和廣州市。

計劃通過在崗實踐,助力澳門青年了解跨境金融的最新發展趨勢,推動澳門金融業跨境合作和產業轉型升級培育人才。計劃定於8月18日開展,為期4周。第一周由實習機構提供聚焦培訓,讓見習人員對澳門及內地跨境金融業務發展、企業文化及業務操作流程等進行全面學習,隨後三周將於當地實習分行的相關業務單位進行跟崗見習。參加見習青年於活動結束前將自組隊進行成果匯報,表現優異的青年將會獲得對接就業機會。

見習期間提供住宿及基本生活開支補貼,每名見習人員除可獲得澳門勞工局發放一次性5,000澳門元生活津貼以及一次性500澳門元(廣州市)或4,000澳門元(杭州市)的往返交通連旅行保險津貼外,澳門國際銀行亦會為每名完成見習的見習人員發放一次性人民幣3,000元的生活津貼,統一提供免費住宿,並購買商業保險。膳食、其他生活費用則由見習人員自行承擔。

見習名額有限 把握機會申請從速

凡符合以下條件的澳門青年均可提出申請,持有效的澳門居民身份證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年齡35歲以下的澳門居民(以申請截止日期計),且持有由澳門或澳門以外地區的高等院校頒發的學士或以上學位,具備見習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2025年應屆畢業生優先。

有興趣參加的澳門青年可於7月27日或之前登入澳門勞工局有關網頁 https://www.dsal.gov.mo/zh_tw/standard/employment_recruitment_intern.html 了解計劃詳情及進行網上申請。如欲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澳門勞工局沈小姐8399 9765或杜先生 8399 9740。

【實習計劃資訊】勞工局與合作區民生局合作推出兩個專項實習計劃 助力澳門青年多元發展

為配合特區政府“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澳門勞工事務局(下稱“勞工局”)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下稱“合作區民生局”)合作推出兩個專項實習計劃,分別是“2025澳門青年‧文旅體育產業專項計劃”(下稱“文旅體育計劃”)和“2025澳門青年‧重點產業專項實習計劃”(下稱“重點產業計劃”)。由7月15日中午12時起至8月1日中午12時止接受網上申請,名額有限,申請從速。

文旅體育計劃”提供20個實習名額 實習為期12

憑藉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下稱“全運會”)舉辦的契機,“文旅體育計劃”將提供20個實習名額,實習地點位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該計劃由珠海華發體育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統籌執行,實習崗位涵蓋競賽組織、綜合協調、場館運營、資訊化管理、新聞宣傳及觀眾服務等領域。實習人員通過12周的“業務培訓+在崗實踐”,可深入參與全運會賽事籌備工作,並提升專業技能與實戰經驗,從而為澳門儲備體育盛事管理人才。

重點產業計劃” 提供60個實習名額 實習為期8

“重點產業計劃”聚焦高新技術、中醫藥、文化旅遊及現代金融四大支柱產業。計劃提供多元實習崗位,涵蓋資訊科技、金融科技、數據分析、生物醫藥、電子商務、市場推廣、傳訊事務、業務拓展、營運支援、客戶服務、財務、行政、人力資源、藝術設計等領域。實習人員通過8周在崗實訓,可深入了解重點產業的發展趨勢與機遇,掌握多元職業技能,強化就業競爭力。

參加辦法及須知

凡符合以下條件的澳門青年均可提出申請,持有效的澳門居民身份證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年齡35歲或以下(以申請截止日期計),具備實習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的相關高等教育課程並取得學士或以上學位,2025年應屆畢業生優先。

兩項實習計劃在實習期間,每名實習人員除可獲勞工局每4周發放5,000澳門元生活津貼及一次性500澳門元往返交通連旅行保險津貼外,同時,合作區民生局亦會每4周發放人民幣4,000元的生活津貼,並統一安排免費住宿和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其他生活費用、膳食費用由實習人員自行承擔。

實習名額有限 把握機會申請從速

兩個實習計劃由7月15日至8月1日接受申請,有興趣參加的澳門青年可登入勞工局有關實習計劃網站了解詳情及進行網上申請https://www.dsal.gov.mo/zh_tw/standard/employment_recruitment_intern.html 。如欲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勞工局杜先生8399 9740、歐陽先生8399 9194或 或合作區民生局鄭小姐+86 756 8841227。

【實習計劃資訊】2025年澳門青年赴內地跨境金融見習計劃

為配合特區政府“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勞工事務局(下稱“澳門勞工局”)與澳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澳門國際銀行”)合作,推出“2025年澳門青年赴內地跨境金融見習計劃”(下稱“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在崗實踐,助力澳門青年了解跨境金融的最新發展趨勢,計劃於2025年7月9日至20日接受網上申請。

計劃為期4周提供30個見習名額

是次見習計劃擬於8月18日開展,為期4周,由澳門國際銀行提供30個見習名額,涵蓋債券市場、財富管理、跨境金融等範疇,為不同專業背景的澳門青年提供多元化見習機會。見習城市分別在杭州市和廣州市。

計劃內容主要由集中培訓、跨境跟崗見習、業務成果演示與評估三個部分組成,首周為集中培訓,內容涵蓋澳門及內地跨境金融業務發展實踐、企業文化及業務操作流程,其餘3周將安排於相關業務單位進行跟崗見習。見習期屆滿前以分組形式開展“模擬跨境業務方案”成果匯報,表現最優異的6名青年將獲得與澳門國際銀行高級管理人員午餐會交流對話的機會。

申請辦法及須知

凡符合以下條件的澳門青年均可提出申請,持有效的澳門居民身份證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年齡35歲以下的澳門居民(以申請截止日期計),且持有由澳門或澳門以外地區的高等院校頒發的學士或以上學位,具備見習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2025年應屆畢業生優先。

見習期間提供住宿及基本生活開支補貼,每名見習人員除可獲得澳門勞工局發放一次性5,000澳門元生活津貼以及一次性500澳門元(廣州市)或4,000澳門元(杭州市)的往返交通連旅行保險津貼外,澳門國際銀行亦會為每名完成見習的見習人員發放一次性人民幣3,000元的生活津貼,統一提供免費住宿,並購買商業保險。膳食、其他生活費用則由見習人員自行承擔。

見習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申請從速

計劃由7月9日至7月20日接受申請,有興趣參加的澳門青年可登入澳門勞工局有關網站 https://www.dsal.gov.mo/zh_tw/standard/employment_recruitment_intern.html 了解計劃詳情及進行網上申請。如欲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澳門勞工局沈小姐8399 9765或杜先生 8399 9740。

【轉載】青年就業博覽會2025

由勞工事務局主辦、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承辦,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及澳門青年發展服務中心支持的“青年就業博覽會2025”,將於7月18日至19日假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4樓舉行。

本年以“職途導航,匹配未來”為主題,透過生涯規劃服務、招聘會、分享會及展位等一系列活動,協助本澳青年探索職業方向,全方位支援青年就業。

特色活動:
線上測評工具
推出線上職業潛能測評,登入活動專頁,完成測評獲得個性化職業編碼,在博覽會尋求職業興趣職位。
生涯規劃諮詢及CV撰寫指導服務
預約現場的一對一的諮詢服務,由專業導師解讀測評結果,分析自身優勢及適合的職業方向。此外可預約履歷撰寫指導服務,做好面試準備,提升求職競爭力。
招聘會
超過50間企業,超過900個崗位,涵蓋旅遊、酒店、銀行金融、資訊科技等多個行業。
路演及互動展位
邀請本澳及橫琴合作區的政府部門及企業參與,透過互動交流,讓青年能獲取最新的行業資訊,了解當前市場的需求與趨勢。
職涯發展分享會
特邀四大產業的本澳業界精英青年,分享其職業奮鬥經歷,拓寛青年的職業視野,激發青年的潛能與夢想,並從中汲取寶貴的職涯建議。


7月4日起至7月16日,可登入勞工事務局青年就業博覽會專頁進行預約。
https://www.dsal.gov.mo/zh_tw/standard/youthcareerexpo2025.html

【轉載】“職出前程實習計劃2025”6月18日起接受申請

勞工事務局今年繼續推出“職出前程實習計劃”(下稱“計劃”),計劃旨在為大學畢業青年提供在崗實訓機會,累積工作經驗,為就業前做好準備。由即日(18日)起至7月17日接受網上申請。

72間企業  提供850個實習崗位  42個職位延伸至內地

今年參加企業有72間,覆蓋9大行業,涉及旅遊休閒、金融業、科技業、大健康、社會服務業、零售業、建築工程業、公共事業、航空業。共提供850個實習崗位,一半以上崗位無專業學科要求,本地崗位808個,內地崗位42個,涉及前線營運、客戶服務、餐飲服務、資訊科技、市場推廣、設施管理、建築工程、後勤支援、康體服務、行政、財務、數據分析、業務拓展、照護服務及通訊服務15類業務範疇。

為有意赴內地發展的青年提供實習機會,今年計劃延伸至在內地有業務網點的本澳企業提供的崗位42個,集中科技及金融兩類崗位,實習地點在珠海或橫琴合作區。

實習期3個月 應屆畢業生優先

參加計劃的青年須持有效的澳門居民身份證,且於2023年以後取得由澳門或澳門以外地區的高等院校頒發學士或以上學位,應屆畢業生優先。完成為期3個月實習的實習人員,可獲發由勞工局和企業聯合簽發的實習證明書。需要說明的是,實習並非勞動關係,實習人員每月可獲企業發放8,000澳門元,或等額8,000澳門元的人民幣實習津貼,實習期間企業須為實習人員購買保險。

參加辦法及日程安排

符合資格者可於6月18日至7月17日期間,以一戶通個人帳戶登入計劃專頁,網上遞交申請及上載相關學歷證明等資料,每名申請者最多可選擇2個實習崗位,完成網上遞交申請後將會收到短訊通知。申請者可因應個人職業方向選定崗位,只有首選崗位的面試不獲錄取情況下,才會安排其次選崗位的面試。倘申請文件齊全並通過審查,將由企業聯絡安排面試,7月18日起開始面試,所有甄選工作於8月18日完成及結束,8月22日統一在勞工局網站公佈錄取名單。

名額有限 申請從速 額滿即止

有興趣參加計劃的澳門青年請把握機會盡早遞交申請,如欲了解計劃詳情,可瀏覽“職出前程實習計劃2025”專頁https://www.dsal.gov.mo/zh_tw/standard/employment_recruitment_local_intern_2025.html,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李先生83999818或陳小姐83999810查詢。

【實習計劃資訊】“澳門青年·湖南影視製作實習計劃”6月3日起接受申請

為配合特區政府“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勞工事務局(下稱“澳門勞工局”)與湖南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下稱“湖南港澳辦”)聯合主辦,澳門青年發展服務中心(下稱“青服中心”)承辦,共同推出“澳門青年·湖南影視製作實習計劃”(下稱“計劃”),為向澳門青年提供影視製作的職場體驗機會,計劃將於2025年6月3日至6月23日接受網上申請。

計劃為期4周 提供20個實習名額

實習擬於7月15日開始,為期4周,實習地點湖南省長沙市,因應崗位需要,實習人員將分派到湖南廣播電視台、湖南眾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風芒、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等機構進行實習。

是次計劃提供20個實習名額,涵蓋導演助理、新媒體運營、微短劇運營及AI視頻翻譯產業洞察四類崗位,旨在通過“實習實踐+文化體驗”雙軌模式,加深澳門青年對湖南發展成就、歷史文化及產業創新的認知。

計劃內容由業務培訓和在崗實習兩個部分組成,首周由實習機構介紹內地影視製作的業態及相關崗位的職業發展前景,其餘時間則安排實習人員在業務單位內在崗實踐。

申請辦法及須知

申請對象須持有效的澳門居民身份證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年齡35歲以下的澳門居民(以申請截止日期計),且持有由澳門或澳門以外地區的高等院校頒發的學士或以上學位,或於上述高校就讀的大三或以上年級學生,具備實習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

實習期間提供住宿及基本生活開支補貼,每名實習人員除可獲得澳門勞工局發放一次性5,000澳門元生活津貼以及一次性3,000澳門元往返交通連旅行保險津貼外,湖南港澳辦亦會統一為每名實習人員安排住宿,承辦會提供膳食安排及購買保險,其他費用則由實習人員自行承擔。

實習名額有限 請把握機會申請從速

計劃由6月3日至6月23日接受申請,有興趣參加的澳門青年可登入澳門勞工局有關計劃專頁https://www.dsal.gov.mo/zh_tw/standard/employment_recruitment_intern.html 了解計劃詳情及進行網上申請。如欲查詢詳情,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青服中心施小姐2828 0011或澳門勞工局杜先生 8399 9740。

【轉載】灣創未來 粵聚英才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正式啟動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與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正式拉開帷幕。

   本屆大賽以“灣創未來,粵聚英才”為主題,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旨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戰略部署,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加速資源對接,助力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品質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本次大賽報名通道將於即日起至7月31日全面開啟,誠邀廣大創業者登錄大賽官網( http://dwqds.newjobs.com.cn/ )報名參賽。

   三地深度聯動辦賽 打造國際化創業平台

   本屆大賽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港澳事務辦公室、深圳市人民政府、珠海市人民政府、佛山市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華南理工大學共同承辦,首次實現粵港澳三地在創業賽事上的深度聯動,賽事立足灣區、輻射全球,搭建起覆蓋創業全週期的國際化平台,充分展現大灣區“敢為人先、開放包容”的創新氣質。

   為吸引多元化創新力量,大賽設置包容性參賽門檻。主體資格上,項目成員無重大失信記錄、無犯罪記錄,項目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且無知識財產權糾紛;創新屬性上,項目需具備創新性產品、技術或商業模式,具有較高成長潛力;企業年限上,已成立經營主體的項目,成立時間需在2020年1月1日(含)以後;團隊構成上,參賽人員需年滿16周歲,團隊成員不超過5人,港澳參賽項目需已在港澳註冊成立公司,或團隊中包含具有中國國籍的港澳居民、港澳地區高等院校在校生或畢業生。參賽項目經營主體不能為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企業除外),參賽項目未成立經營主體,有意向或準備在大灣區創業均可參賽。

   五大賽道緊扣國家戰略 驅動產業升級

   大賽設置五大前沿賽道,精準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灣區產業優勢,每個賽道均配備行業頂尖評審團隊與資源支持。參賽團隊可根據項目情況選擇5個賽道中的其中1個賽道報名參賽。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賽道,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辦,依託高校科研實力推動技術轉化與產業應用。包括AI演算法與技術、AI算力硬體、大資料與雲計算,軟件開發、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智能機器人,智能終端機軟硬體、智能感測器,自動駕駛與智能交通、物聯網與智慧城市、智能製造等相關領域。

   集成電路與低空經濟賽道,在深圳市舉辦,發揮深圳“硬科技”產業鏈優勢,探索低空經濟新藍海。包括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先進封測、材料及裝備零部件、EDA工具,低空製造、低空飛行、低空文旅,商業航天等相關領域。

   醫藥健康與生物製造賽道,在珠海市舉辦,聯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政策紅利,打造生物醫藥創新高地。包括新藥研發、醫療器械、醫藥服務、再生醫學、精準醫療、現代中藥、中西醫結合,生物技術、生物信息,大健康等相關領域。

   食品科技與現代農業賽道,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辦,推動鄉村振興與三產融合發展。包括現代化海洋牧場、現代農業裝備、現代化種養技術、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綠色灌溉耕肥技術、農藥與飼料、農產品加工流通,林業,食品飲料製造、新型食品與餐飲品牌等相關領域。

   現代服務與文化創意賽道,在珠海市舉辦,啟動灣區文旅與現代服務業增長動能。包括信息服務、科技服務、金融服務、物流服務、教育與體育服務,零售與電子商務,銀髮經濟、寵物經濟、家政與生活服務,文化旅遊(含民宿經濟),影視產品和技術、動漫產品和技術、遊戲產品和技術,IP衍生品、潮玩、益智玩具等創意產品,現代時尚、藝術等相關領域。

   獲獎項目全週期服務 護航創業全鏈條

   大賽在對獲獎項目給予獎金資助的同時,設置多元化配套服務,構建全週期的創業生態。品牌賦能上,通過全媒體矩陣宣傳,打造“明星項目”IP,提升市場影響力;資源對接上,配套組織“百萬英才匯南粵”創業大講堂、優秀創業項目招引、產品推介會、投融資對接、創業孵化基地入駐對接、創業“一站式”服務等活動,説明參賽項目對接資金、市場、場地,支援創業項目成長發展;人才服務上,組織獲獎項目開展專項考察、交流對接、“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百團萬人灣區行”等活動,引導支持優秀創業項目落地落戶粵港澳大灣區創業發展;政策扶持上,將為符合條件的參賽項目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一次性創業資助、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等優惠政策。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從初創團隊到行業獨角獸,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將以“孕育-賦能-成就”為宗旨,打造“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服務體系,為創業者在粵港澳大灣區書寫創業傳奇搭建廣闊舞台,共同擘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科技基金推出多項新資助計劃類型 科技研發人才資助計劃(人才回流類及人才引進類)將於2025年5月30日起報名

為加力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加速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近日推出多項全新資助計劃類型,涵蓋科研創新、科研平台、國際合作及科技人才四大範疇,進一步推動科研成果轉化,鼓勵澳門與葡語系國家及全球科研機構的科技交流,培育及吸引科技人才,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為讓學術界、企業及科研人員更清晰了解新計劃的申請細節,科技基金近期舉辦專場講解會,分別面向高校代表及科技企業,詳細介紹各項資助計劃的申請條件、評審標準及支持範圍。

聚焦產業需求 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為助力高校與企業協同創新,促進成果轉化,科技基金將推出本年度的《科研及創新資助計劃-需求牽引類》資助,鼓勵學術界針對企業實際需求開展應用研究,推動技術落地。該計劃針對澳門及橫琴科技企業的技術瓶頸,並將企業需求納入申請指南,引導學研力量精準對接產業發展,本年共推出包括中醫藥大健康、生物醫藥、數字科技及集成電路四大領域合計21個企業技術需求。此外,新推出的《科研及創新資助計劃-轉化創業類》則專注於支持高校的科研成果商業化,助力高校研究成果最終可以透過設立初創企業投放市場,促進澳門創新科技生態系統的完善。

強化平台支撐力量 支持科技研發及產業發展
        為匯聚各方科研人才及優勢科技資源,開拓前沿科研、推動產學研合作及成果轉化,科技基金推出《科研平台資助計劃》,希望透過構建多層次的平台,發揮築巢引鳯的作用,以優化本澳科研條件,充實科技實力。計劃根據平台的類型,分為國家級平台、研發類平台、轉化類平台、聯合類平台、支撐類平台和儀器設備類。

深化國際合作 拓展葡語系科技網絡
在國際合作方面,科技基金推出《對外科技合作資助計劃-國際合作研究類》,促進澳門與全球頂尖科研機構的聯合研究。同時,《對外科技合作資助計劃——聯合資助類(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與巴西聖保羅研究基金會)》將進一步深化澳門與葡語系國家(如巴西)的科技合作,發揮澳門作為“中葡科技合作平台”的獨特優勢,推動跨國技術交流與產業對接。

全方位支持科技人才 打造創新高地
人才是科技發展的核心動力,科技基金特別推出澳門科技研發人才資助計劃,包括企業研發人才類,以支持企業培養及吸引研發人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博士後類,資助本地高校引進博士後研究人員,強化高端科研實力。人才回流類,鼓勵海外澳門科技人才回澳發展,匯聚本地創新力量。人才引進類,吸引國際頂尖科技人才來澳,提升澳門科研國際競爭力。

舉辦專場講解會 促進互動交流
專場講解會上科技基金代表詳細介紹了近期開展的資助計劃,協助申請者更清晰瞭解各資助計劃的設置目的、申請項目的注意事項等。會上,科技基金代表與與會者深入交流,解答疑問,並收集反饋意見,以持續優化資助管理機制,更好地服務科研社群。

須申請期內透過網上系統提交申請

  • 《科研及創新資助計劃》
    • ​需求牽引類:申請期4月23日至5月23日
    • ​轉化創業類:申請期5月30日至6月30日
  • 《科研平台資助計劃》
    • 研發類平台:申請期4月23日至6月13日
    • 支撐類平台:申請期4月23日至5月23日
    • 儀器設備類:申請期4月23日至6月13日
  • 《對外科技合作資助計劃》
    • 國際合作研究類:申請期4月1日至4月30日
    • ​科技基金與巴西聖保羅研究基金聯合資助類:申請期4月15日至6月13日
  • 《科技研發人才資助計劃》
    • 企業研發人才類、博士後類:申請期4月23日至5月23日
    • 人才回流類、人才引進類:申請期5月30日至7月29日​

        各類資助計劃詳細內容可以在科技基金網上查閱,申請均須透過科技基金網上資助申請系統提交(www.fdct.gov.mo )。如有查詢,可致電 2878 8777 或電郵至 saf@fdct.gov.mo。
        科技基金未來將持續優化資助機制,推動澳門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助力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方面展現更大作為。

【實習資訊】“澳門青年‧文化創意產業專項實習計劃” 接受申請

為配合特區政府“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促進澳門青年了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前景,提升其專業能力,並推動澳門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勞工事務局(下稱“澳門勞工局”)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下稱“合作區民生局”)聯合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下稱“泡泡瑪特”)和上海樂競英雄體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英雄電競”)共同推出“澳門青年‧文化創意產業專項實習計劃”。計劃將於5月4日中午12時至5月23日中午12時接受網上申請。

計劃為期12周 提供30個實習名額

泡泡瑪特是一家源自中國的潮流玩具企業,成立於2010年,總部位於北京,以設計和銷售潮流品牌玩具聞名,成為全球潮玩領域的重要品牌之一,並成功打造多個原創品牌,又與其他國際知名品牌聯名,塑造多個限定版玩具,設計深受年輕人和收藏愛好者所愛戴,又透過門店、自助販賣機,以及線上平台等銷售渠道,使其潮玩商品覆蓋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培養澳門青年在設計潮流品牌的專業能力,“泡泡瑪特”透過計劃將提供15個平面設計實習崗位,實習地點設於北京。

英雄電競是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全球性電競賽事運營商與內容製作商,成立於2016年,亦是亞洲乃至全球電競產業中的龍頭企業,專注於電競賽事組織、內容製作、電競商業化運營及電競生態建設。“英雄電競”透過計劃亦將提供15個實習崗位,包括導演助理、政府關係、項目助理、品牌助理以及電競教育專員等,豐富澳門青年在相關業務的專業能力,實習地點設於上海。

計劃擬於6月下旬開始,9月中旬結束,為期12周。計劃由業務培訓和在崗實習兩個部分組成,內容包括企業文化及相關崗位的業務實踐,以及安排於有關企業旗下的業務單位內進行在崗實習。

申請辦法及須知

申請對象須持有效的澳門居民身份證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年齡35歲以下的澳門居民(以申請截止日期計),且持有由澳門或澳門以外地區的高等院校頒發的學士或以上學位,並具備實習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此外,為滿足澳門青年的實習需求,是次計劃亦開放予2025年修讀相關學科的準應屆畢業生申請。

實習期間提供住宿及基本生活開支的補貼,每名實習人員除可獲澳門勞工局每四周發放5,000澳門元的生活津貼,一次性4,000澳門元的往返交通連旅行保險津貼外,合作區民生局亦會為每名實習人員每四周發放4,000人民幣生活津貼及2,000人民幣住宿津貼,並為每名實習生購買意外傷害保險,膳食及其他費用則由實習人員自行承擔。

實習名額有限 把握機會申請從速

計劃由5月4日至5月23日接受申請,有興趣參加的澳門青年可登入澳門勞工局有關計劃專頁 https://www.dsal.gov.mo/zh_tw/standard/employment_recruitment_intern.html 了解計劃詳情及進行網上申請。如欲查詢詳情,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澳門勞工局歐陽先生8399 9194,或合作區民生局鄭小姐+86 756 8841227。

《科技企業認證計劃》5月開放新一輪申請 符合《人才引進法律制度》引進的高端人才及優秀人才的創業企業將納入評審考慮範圍

為配合特區政府“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致力完善科技產業發展的體制及政策環境,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持續推行《科技企業認證計劃》,通過評鑑制度識別出本地具資質的科技企業,為本澳科技企業構築成長階梯,助力企業發展。現時已有41間企業獲得科技企業認證資格,業務範圍涵蓋集成電路、資訊科技、人工智能、中醫藥等不同領域。

計劃於每年5月及11月開放申請,經科局本次對《科技企業認證計劃章程》作出了數項更新,符合《人才引進法律制度》引進的高端人才及優秀人才的創業企業將納入評審考慮範圍。評審委員會將對申請企業及其倘有的橫琴關聯企業的業務內容及規模、研發情況、創新程度等多維度進行綜合評審,並按結果由低至高依次對合資格企業授予“潛力型科技企業”、“成長型科技企業”或“重點科技企業”的認證資格,認證有效期為三年。

本輪申請期為2025年5月2日至30日,申請者可透過經科局網上系統提交申請。對於獲認證的科技企業,特區政府已陸續在資金、人才及配對等多方面提供支援,有關申請詳情及相關的支援措施,可瀏覽計劃專頁( https://www.dsedt.gov.mo/pcet ),或致電8597 2332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