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優勢
縱觀全球,頂級的城市群都分佈在灣區,都具有共同特點:高集聚性,對內聯繫密切,對外高度開放。澳門目前便正正擁有這些能發展成世界頂級城市的特點。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澳門擁有對外高度開放及低稅制的優勢,同時又密切聯繫着大灣區內9個內地城市。對比起香港、深圳、廣州等其他三個核心城市,由於獨特的歷史背景,以及和諧的社會文化底蘊,讓澳門在大灣區城市群內,可以充分發揮平臺作用,做好內地與葡語國家的產品供需對接,並與“一帶一路”相連,形成別樹一幟的優勢。
1. 獨特的歷史背景成就葡語平台地位
基於葡萄牙文化在澳門的悠久歷史,澳門與葡語國家的關係相對密切,有相似的語言和法律制度,更是目前世上唯一同時以中文和葡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地方。作為東西方溝通的橋樑,澳門能精準聯繫內地與葡語系及歐盟國家,推動雙邊及多邊貿易投資,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便利之門,也為國際投資者來華貿易提供穩妥的踏板。
憑藉澳門與葡語系國家的良好關係,並在中葡雙語人材的輔助下,目前,澳門與葡語國家之間已經擁有雙向開放的平台優勢和資源優勢,包括中葡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合作發展基金、會展中心、葡語系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等,能為內地企業與葡語國家之間的貿易投資、產業及區域合作、人文及科技交流等活動提供語言、金融、法律、信息等專業服務,可聯手內地開拓葡語和其他拉美、非洲國家市場。在現時眾多葡語系國家中,巴西是飛速發展的金磚四國之一,而位於東非的莫桑比克北接肯尼亞,屬於「一帶一路」的輻射地帶,而透過隸屬於歐盟的葡萄牙,大灣區的商品甚至可以進入龐大的歐洲市場。所有這些,為澳門參與大灣區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 和諧的社會文化底蘊孕育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定位
澳門擁有為數眾多的世界文化遺產景點。在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令澳門得以向世界進一步展現其獨特的歷史文化面貌。
自葡萄牙人於16世紀中葉抵澳定居,幾百年來,澳門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四百多年來中西建築、藝術、宗教、美食、社區等文化在澳門交匯融合,多元共存,令澳門沉澱出和諧的社會文化底蘊、民間氛圍包容友善。亦因如此,讓澳門產生了中西節慶並存的文化,既有農曆新年、土地誕、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慶,也有復活節、花地瑪聖像巡遊、聖誕節等西方節日,同時每年都舉辦多項大型的國際盛事,包括: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澳門國際排聯世界女子排球聯賽等等,令澳門擁有豐富多元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
回歸後,在博彩業蓬勃發展的帶動下,與旅遊相關的酒店業、文化娛樂業、博覽及會展業等都正在快速增長,令澳門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也日益彰顯。
近年積極發展的會展產業,還有因港珠澳大橋、粵澳新通道等項目而不斷提升的通關能力,令澳門可以在休閒旅遊、商務會議等層面上,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源打開前往中國內地的通道。
3. 多元的僑眷網絡便利開拓東盟市場
澳門歷來都是許多東南亞僑眷聚居之地,因而擁有龐大的歸僑僑眷網絡。上世紀中葉,部分東南亞國家政治不穩,在當地經商的華僑紛紛遷居澳門。隨着原居地的政治環境改善,這些華僑及僑眷恢復了與當地社會的聯繫,對當地經濟發展情況有一定了解,加上他們懂得當地語言,易於理解及辦理當地政府各項行政手續。因此,澳門居民中的歸僑及其僑眷網絡,令澳門在參與東盟國家的投資發展方面具有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