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門躋身北京央企再躍身WTO 和聯合國 — 為逐夢破釜沉舟的馮安兒

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WTO”),並成為當時國際重頭政經大事,而全球化議題更成為媒體幾乎每天報導的熱點新聞。當小小年紀的馮安兒看到相關新聞報導後,內心暗暗埋下了往外闖的種子。為追逐夢想,她一直全力以赴,憑著破釜沉舟的勇氣,先赴北京求學,再擠身著名央企,最終進身WTO,並成為被WTO聘用的第一位澳門人。“我相信,只要足夠努力,不停步就有機會,堅持必有收穫。”已在國際組織工作第7個年頭的馮安兒用她的故事向澳門青年證明,只要不斷裝備自己,勇於走出舒適圈,也能在國際舞台佔一席之地。

馮安兒為理想勇於走出舒適圈(攝於聯合國大學澳門研究院)

內地交流眼界大開 捨海外升學進北大

馮安兒追逐國際夢的路線是從澳門啟航,中轉北京,再轉戰日內瓦WTO。而這幅國際化的人生版圖原來是由一張張報紙拼製而成。自小已關注時事並養成早讀習慣的她,在就讀聖羅撒英文中學時,更要在每天早讀完新聞後進行剪報及寫感想,並要上台向同學及老師解說,此不僅訓練她的思辨能力,也點燃她對國際外交事務的熱情。

2001年,中國正式成為WTO成員並推動全球化進入全新階段,每天閱讀相關新聞的她雖對聯合國和WTO等國際組織認識不多,但每看到國家代表與世貿成員在談判桌上的博弈及成果,讓她對國際外交事務產生憧憬。“看到(國家)外交部和商務部代表,又或者朱鎔基總理和吳儀副總理談判入世的相關新聞時,覺得他們做的事很有意義,十分鼓舞人心,所以自小就想成為其中的一員。”

心動不如行動,馮安兒決定走出舒適圈,原計劃中學畢業後往海外升學的馮安兒,於高中二年班時因參加由本澳社團舉辦的優秀學生交流團,首次踏足北京令她大開眼界,加上受中學師姐們保送內地名校讀書的啟發,以及想報名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的志願者等原因,令馮安兒改變升學計劃,決定破釡沉舟,通過保送方式報考了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並選擇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澳門的基礎教育對其人生起到重大和深遠的影響(與澳門老師合照)

積極氛圍促其成長 竭盡全力迎接挑戰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由教育部和商務部共建。其不但是中國經濟領域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重鎮,更在推動中國對外經貿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對外經貿大學與中國加入世貿有密切相關,我被深深它吸引,選擇對外經貿大學對我日後的工作幫助甚大。”馮安兒回想這一切彷如命中注定。

在澳門讀英文學校出身的她,初到北京時因面對不一樣的教學語言和生活環境,令她有點吃不消,幸有朋友支持才可以逐步適應,之後更熱愛上北京這片土地,而這土片土地更為馮安兒進一步確立人生目標以至日後走上國際舞台提供重要的土壤及養份。

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完成本科畢業的她更清晰地知道人生目標就是在國際事務或外交等領域一展抱負,因此,她再次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報讀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碩士課程,用“別人要求你三件事,我會準備十件事”的積極態度去準備申請的馮安兒終於被北大錄取,如願地將人生跑道轉換到最心儀的外交與國際關係領域。“在北京,每一位同學每天都會做一些很難的事情,但他們都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挑戰,並認為沒有事情是做不到的!若只要求交十份材料,同學更會準備一百份!所有人都為夢想而做充分準備,我在澳門時不太懂這些。”馮安兒坦言在北京生活期間,不但補充了她的知識拼圖,更大大提升她的抗逆力和競爭意識,不會再輕易地認為什麼事情都好難甚至做不到。

北京為馮安兒走向國際舞台提供了重要的土讓和養份(受訪者攝於北大校園)

不怕薪酬起點偏低 考進央企心儀職位

已完全融入北京生活的馮安兒表示在京日子過得非常開心,更對這座古城產生深厚感情,並決心留在當地尋求發展機遇。在尋找工作期間,她全程以北京一份子的姿態及方式去競爭工作,結果同樣憑著破釜沉舟的勇氣,成功被前隸屬於商務部的華潤集團聘用,負責從事商務談判工作,距她人生目標又拉近重要的一大步。難得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下,令身為獨生女的馮安兒可以無後顧之憂留京發展,亦不介意工作初期的薪酬偏低。她深信,只要努力嘗試及做足充分準備,定會獲取心儀的發展機會,從中必有所得著。

華潤集團是內地著名大型央企,人人趨之若鶩,馮安兒卻未因工作穩定而停止追夢的步伐,日常努力工作之餘亦不斷自我進步,強化自身能力以等候機遇的蒞臨。在央企工作五年多後,夢寐以求的機會終於到來。她回憶,在北京讀書時曾在商務部WTO研究院實習,並註冊了WTO招聘帳號,雖心中極之嚮往到國際機構工作,但當年覺得目標仍太遙遠,故未作出實際行動。

一年合約VS長期合同  為圓夢再破釡沉舟

多年後,她在網上看到WTO招聘的消息,工作崗位的專業與經驗要求都高度契合她已具備的條件,且考慮到當時尚未有澳門人在WTO工作,相信此會獲得加分的情況下,馮安兒放手一搏,閉關三個月備考,每個周末都足不出戶。“由於WTO列出的招聘條件都很精煉,故必須要做到出類拔萃,每一步都要準備到極緻才有勝出的機會,故寫在履歷上的每個字都要再三斟酌。”一向做事認真的馮安兒指出。

世上沒難事,只盼有心人,提交申請並忐忑等待了三個多月後的馮安兒終迎來難得的WTO面試機會,最後成功聘用。但接到消息的一刻她旋即要在華潤集團的長期合同和WTO的一年合約之間作出抉擇。但為圓國際夢,馮安兒決定放棄穩定的“鐵飯碗”,並於2019年1月奔赴日內瓦的WTO就職,正式開啟她的國際組織探索之旅。“入職那天,‘夢想成真’四個字不斷在腦海浮現,覺得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十分值得,哪怕只做一年也滿足了。”

她指出,在日內瓦遇到不少外經貿及北大校友,大家可以抱團前進。但在全球人才匯聚的國際組織工作,無論工作層次和工作挑戰都較過往更高,令馮安兒初時懷疑自己的能力,但有同事和上司的支持令她逐步適應新工作環境。

能在國際機構工作令馮安兒的人生拼圖更精彩(由受訪者提供)

由WTO再轉職ITC   協助中小企走出去

馮安兒加入WTO後即體驗到超大的工作量,僅工作四個多月就要獨力負責籌備一項研討活動。雖然戰戰兢兢,最終亦成功過關,自此更堅定了她的信念:“當時聽到上司一句‘我完全信任你’,真的有點腳軟,但深信只要我對工作有足夠投入和用心,儘管未必拿到一百分,但至少一定合格;只要我合格,就不會被淘汰,就會有下一次的機會。”

面對高強度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馮安兒不單工作表現獲得認同,她總能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做到出色平衡的能力,並成為同事間的佳話。她一年之內與不同同事遊歷了四十多個城市,只因對世界充滿好奇她趁在日內瓦工作的日子,盡量遊歷不同的城市,增廣見聞,打開眼界。而這段難得的經歷亦大大磨練了其溝通及應變能力,更懂得尊重不同文化和宗教,為日後的國際組織生涯打下基礎,而“溝通力”亦是馮安兒最為看重的其中一個職涯能力。

事實上,在WTO一年後,上司推薦馮安兒轉職至附屬於WTO和聯合國的“國際貿易中心”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簡稱“ITC”)工作,負責新興貿易政策,幫助不同國家設計和適應相關法律法規。如今,馮安兒的服務對象已由第一個“客戶”哈薩克斯坦,擴至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及非洲國家和地區。

ITC主要服務對象是發展中國家及其中小企,賦能中小企是ITC的重要使命。在ITC工作多年的她總結,雖然澳門在很多方面未必位於世界前列,但亦處於中等以上的水平。“全球中小企皆面對同樣的困難,如缺人、缺資金以及市場資訊不足等,這都是中小企的共性,而全球上有不少人口不多且市場規模細小的國家和地區,他們的中小企所得到的資源或許更不如澳門,但卻十分珍惜能‘走出去’的機會。” 所以,馮安兒認為澳門中小企不應妄自菲薄,應主動應對環境的變化,而她會盡一己之力積極創造機會幫助澳門中小企走出去。

與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小微企工作組合影

感恩身邊良機眾多 助更多澳青展抱負

澳門的社會及教育環境讓馮安兒在成長過程中獲得眾多的不同的學習及機會,飲水思源的她於2024年藉著往上海跟進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工作之機,與澳門青年社團合作,招募本澳青年到博覽會擔當聯合國展區的志願者。“因為ITC需要在地支援,而我知道有很多澳門青年有興趣參與國際事務,故與澳門青年服務發展中心一拍即合,共同創造了一個讓澳門青年參與國際組織實際工作的機會。”馮安兒並指出,澳門青年的表現獲得ITC同事一致認可。

她更希望繼她之後,能陸續有更多澳門青年加入WTO工作,增加澳門青年在國際機構代表性。“其實本澳不缺人才,只要他們有心,表現都會非常亮眼。”她強調,走過這條路後才明白,目標並非想像中的艱難或遙遠,期望她的經歷可以複製出去,甚至能為澳門青年打開到WTO實習之門,並期望他們實習回澳後能告訴大家,澳門青年要到國際組織工作並非想像中困難。“如果有澳門或者內地的青年主動找上門,我極願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馮安兒只希望讓澳門青年知道人生可以有更多不同的發展路向。

在國際組織工作踏入第7個年頭,馮安兒為自己擁有中國人和澳門人的身份感到自豪。她更感恩地指出,如果50年前出生,她根本沒可能到國際組織工作。“現今我國在各主要國際組織皆有一席之地,這為澳門青年提供了到國際舞台一展抱負的機會。雖然現時的國際形勢變得更複雜,中國將面對更多挑戰,但同時亦迎來更多機遇。”馮安兒相信,澳門青年擁有參與國際事務的優勢,如擁有中西文化及歷史背景、享國家強大的國力和發展紅利以及因國家在國際組織擁有的地位而享有獨特的位置等。

致力為澳門青年創造參與國際事務的機會

珍惜每次寶貴機會  勇攀高峰永不止步

馮安兒倍加珍惜得來不易的機遇。“奮鬥了這麼久才得到在國際組織工作的機會,我不捨得放棄,也不會辜負這份幸運,因怕一不留神,機會就會消失了。”當遇到困難想放棄時,她都想到來之不易的機會並咬緊牙根堅持下去,而每一次的堅持後都會有另一個新天地。

至於未來的人生規劃,她將以國際事務視為終生事業,並爭取早日完成日內瓦高等研究院的國際法博士學位。馮安兒永遠就如一片吸不滿水的海綿不斷吸收新知識,為個人事業更上一層樓努力不懈地裝備自己,增強個人能力。她坦言很掛念澳門,亦感激作為最大後盾的家人以及摯友們的支持。“我一直相信,只要我不停下來,就不會被拋離;只要我不斷向前,就總會有機會。”這就是為實現夢想一次又一次破釜沉舟、勇於走出舒適圈的馮安兒所秉持的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