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金融科技建設 實現多元模式

    【澳門日報消息】澳門專業女性協會日前舉行“淺談澳門金融業:現在──未來”講座。眾主講嘉賓認為澳門金融業界應抓住國家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機遇,助力把澳門打造為灣區的活力城市,與灣區內各城市開展深度合作,謀劃長遠發展。未來,金融業界在積極推進現代金融發展之際,希望可實現多元化金融模式,加強金融科技建設,產品創新,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結合中葡優勢,攜手推動澳門金融業發展。

    中國工商銀行澳門分行行長林孜、交通銀行澳門分行行長黃斌、廣發銀行澳門分行副行長楊娟、澳門華人銀行行長邱慧珠、澳門國際銀行零售業務總監汪洋任主講嘉賓。大豐銀行副行長盧潔兒擔任主持人。

    金融業在澳門經濟中具有重要作用,截至二○年底,澳門金融業總資產規模超過二萬二千億澳門元。

    財富管理機遇巨大

    有講者分析,澳門金融業起步較晚,經過百年發展,目前仍以銀行、保險為主,信託、基金、資管等產業都不大,因此,發展現代金融的空間廣闊。同時,澳門作為自由的市場經濟體,在政治穩定、社會財富充裕、稅制簡單、監管務實開放等方面也有很大優勢。澳門金融業應注意揚長補短,圍繞豐富市場主體、完善金融業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更開放多元的法律體系和營商環境等方面重點創新發展。

    有講者引述數據表示,截至今年三月居民存款達6,800億元(澳門元,下同),人均存款約100萬元,本地財富存量龐大。加上澳門處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有巨大的財富“虹吸效應”,因此澳門財富管理發展潛力巨大。

    其次澳門作為離岸金融市場,具有高度開放性,利於發展離岸財富管理。加上“跨境理財通”為跨境財富管理帶來機遇,人口老齡化趨勢及科技創新推動財富管理的普及,令澳門發展財富管理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

    但同時也有不少挑戰,包括澳門財富管理發展觀念和基礎配套相對滯後,專業人才儲備不夠,理財產品單一,以及缺乏競爭力等。未來澳門財富管理應積極發展差異化多層次的業務體系,探索澳門獨特而創新的財富管理模式。

    搭建金融科技平台

    在金融科技發展方面,有講者認為澳門應大力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和灣區互聯互通的工作。推進澳門各項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為澳門金融科技加速搭建平台。未來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5G等新技術會持續深入應用到澳門金融業,滿足更多個性化的需求、帶來更極致的服務體驗,比如智慧網點、跨境移動支付、數字人民幣等。

    另外有講者透過澳門與葡語系國家的特殊歷史背景及社會氛圍的角度,分享澳門作為中國最早的東西文化交匯點的優勢所在,尤其一九年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澳門搭建“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定位和規劃。金融是商貿往來必不可少的動力能源,金融服務是商貿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澳門金融界必須把握機遇,在澳門構建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過程中,壯大自身實力,發揮金融服務作用,特別是在建設中國與葡語系國家人民幣離岸清算中心方面有所作為,實現突破。

    強化金融軟硬基建

    有講者稱金融是典型的現代服務業,一方面高度依賴一個地區的經濟產業發展,一方面也是經濟發展的血脈。嘉賓結合分析大灣區城市之一的深圳,在打造金融中心城市過程中呈現的幾個特點,講述對澳門現代金融的感受,認為澳門經濟金融正迎來新發展階段,具有發展現代金融的良好基礎和條件。同時,澳門也需強化金融軟硬基礎設施建設,為金融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最重要的是澳門金融的現代化需要創新思維聚焦自身特色和優勢,嘗試在資本要素市場、財富管理、人民幣國際化數位化等領域尋求突破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