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是我們的家,亦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市場 ── 專訪金融專家衛驍豐

澳門是我們的家,亦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市場

── 專訪金融專家衛驍豐

作為澳門特區政府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重點發展的四大新興產業之一,現代金融業在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金融業的發展離不開豐富的人才儲備,隨著金融業態的逐漸多元化和國際化,構建完善的人才隊伍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重點之一。澳門應如何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和年輕人留在本土投身金融業發展?於享譽全球的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畢業,曾在倫敦和香港金融圈內工作多年的澳門青年衛驍豐(Marco),分享了他在海外學習和工作的經歷,以及他對澳門金融業建設及人才培養的觀點。

衛驍豐自幼在澳門長大,學習成績向來名列前茅的他亦多才多藝,涉獵鋼琴、拉丁舞、繪畫、戲劇等多個領域。中學時期的他曾擔任陳瑞祺永援中學辯論隊副隊長,更曾獲得澳門十大傑出少年,澳門學生形象大使亞軍,全澳青年辯論公開賽冠軍及最佳辯論員等榮譽。中學畢業後,他獲得澳門政府獎學金,前往香港中文大學攻讀“環球會計專修課程”,是該課程項目首位取錄的澳門學生。大學期間,他曾在著名的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做交換生,並在美國財政部國稅局做志願實習生。

獲政府獎學金,於香港中大畢業

同學來至40多個國家

在美國的這段經歷,激發了衛驍豐希望作為澳門人在國際上發聲的想法。“我看到美國的學生非常大膽發言,但是我們澳門人通常不太願意發言。所以我覺得我們澳門人一定要勇於發聲。回到香港後,他進入華爾街知名投資銀行摩根大通位於香港的亞太總部辦事處實習,更深刻地意識到金融業對改變世界的重要性,並希望利用成熟的金融認知來推動社會經濟蓬勃發展。

出席中葡創業挑戰賽

劍橋大學比賽,全球1000隊伍中獲殿軍。

完成大學學業後,他加入了匯豐集團,在這家全球頂尖的銀行和金融服務機構工作。在香港亞太區總部和倫敦全球總部工作期間,他積極向外國投資者介紹中國的金融體系,致力於構建中國與國際市場之間的金融橋樑。同時,他也成為澳門的“代言人”,在商務洽談、國際會議等場合上,一有機會就向合作夥伴們介紹澳門的歷史文化、經濟發展等情況。他深知,澳門雖然是一個小城市,但其在金融、旅遊、文化等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和魅力,加深大家對澳門這個城市的認識,讓更多投資者瞭解澳門,甚至走進澳門,見證這座城市的發展潛力。衛驍豐稱,“在投資銀行領域工作的白人居多,鮮少有澳門人的面孔出現;在倫敦和香港的職場中,大家對澳門的認知亦甚有限,因此,我樂於擔負向國際介紹澳門的責任”。

出席國際會議

英國碩士一級榮譽畢業

在匯豐銀行任職多年後,他繼續前往英國深造,於倫敦的帝國理工學院修讀碩士學位,期間獲得高達35萬澳門幣的獎學金,更順利以一等榮譽畢業。之後,他加入了總部位於倫敦的創投孵化公司8 Hours Ahead。該公司專注於協助國際科技創新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創始人團隊由多位擁有豐富中國市場經驗的風險投資人、技術專家、商業精英和金融專業人士組成。

在英國深耕一段時間後,衛驍豐決心回歸粵港澳大灣區,尋找更多機遇。他被委任為公司的粵港澳大灣區首席代表,來到這個經濟活力充沛且潛力龐大的市場,探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美國德州投資比賽亞軍

於華爾街投行擔任暑期分析師

據衛驍豐介紹,公司目前投資組合中擁有大約20家科技創新公司,主要範疇包括醫療科技、能源和環境業務等。他強調,在選擇投資項目時,他會著眼於“中國真正需要的技術”和“能夠改變大灣區乃至改變世界的項目”,而非僅僅追求短期利益。作為擁有理想的澳門人,他關注的不只是金錢回報,而是希望自己的工作能為世界帶來貢獻、改善人們的生活。他認為真正優秀的合作項目必定關注長期內對全人類普遍有益的事務,而非短期內可量化的收益。

澳門是我們的家,一起講好澳門故事

澳門現代金融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金融企業人才需求愈發旺盛。曾經,由於澳門經濟結構過於單一,有些年輕人不得不選擇到其他地區就業,導致人才短缺問題。然而,澳門特區政府現積極推動“1+4”經濟多元發展策略,促進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板塊發展,讓更多人看見了機遇。談及經濟多元化帶來的新機遇,衛驍豐興奮表示樂見澳門經濟結構轉型,這能夠為本地人才和國際優秀人才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現在的澳門和十年前截然不同,澳門不是只有博彩業了。近年推出的‘1+4’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策略、不斷優化人才政策等,吸引不少在海外學習、工作的人才回流”,他表示,“我身邊很多在海外發展的同學其實都想回來澳門,因為這裡是我們從小成長的地方,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家人都在這裡。”

對澳門金融業未來充滿信心的衛驍豐強調,在中西文化融合環境下成長的澳門人很重視“人情味”,而這也是澳門人的文化優勢之一。“金融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有時會感到周圍的人缺乏人情味。而我的老闆和合作夥伴們都說我很有人情味,這是一個很好的特質”,他解釋,“金融業是一個建立在信任上的行業,良好的溝通和合作關係是業務成功的關鍵,而澳門人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在建立信任這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建立信任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衛驍豐始終保持關心身邊的人和事,以出色的業務能力和善良品格來服務合作夥伴。

金融業的世界有著紙醉金迷的一面,而衛驍豐在澳門陳瑞祺永援中學接受的品德教育為他提供了抵制誘惑、堅守職業道德與操守的力量。他感慨道,永援中學非常重視培養學生善良的品格和謙遜的態度,這讓他始終銘記做任何事都要“保持自己的初心”。在競爭激烈的金融環境中,衛驍豐時刻牢記師長教誨,注重個人成長而非與他人的競爭。他認為,優良的品德教育使他能一直在高壓的環境下保持樂觀的態度,堅定捍衛自己的底線。

金融從業者應在發展洪流中實現理想

作為一個在海外學習工作多年後又選擇回流發展的人,衛驍豐希望見到更多在外漂泊的澳門人回到日益發展的澳門,參與到澳門的發展建設之中,一起“把澳門做得更好”。他呼籲對澳門有深刻瞭解,同時又有國際化戰略思維的復合性精英們攜手推動本地金融業的發展。同時,他也建議政府建立一個讓金融業從業者交流意見的平臺,以便於大家積極地建言獻策。

衛驍豐表示,儘管澳門金融業與其他成熟市場相比尚有差距,但在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及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背景下,澳門金融業正迎來豐富的發展機遇和巨大的創新潛力,值得更多年輕的精英抓住機遇投身發展洪流。“澳門和橫琴近年的緊密合作是一個很好的機遇,讓我們有機會跟更多的內地投資者去交流。同時,葡語國家及其他外國企業也可以借助澳門作為一個平臺,去打開中國市場。”

對於培養年輕的本地金融業人才,他提及政府可以持續推出措施激勵年輕人考取世界性認可的專業資格認證,使他們在國際化的市場中增強競爭力。同時,他也鼓勵澳門年輕人積極地參與商業比賽,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積極交流,構建自己的人際網絡,講好屬於澳門的商業故事。在一次活動中,他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讓不少年輕人深受感動,“他們沒有想過澳門人原來也可以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所以我很期望未來能看到更多優秀的海外人才回流澳門,激勵本地年輕人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

未來,衛驍豐將會繼續親身力行,以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及海外經驗和視野,為澳門帶來新的思想、技術和管理經驗,為促進澳門的多元發展出一分力。